2025年4月4日,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“史诗级”抛售潮。美国三大股指连续两日暴跌,纳斯达克指数较年内高点回撤超20%,正式迈入技术性熊市。这场由贸易政策冲击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共同引发的风暴,正在将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暴露无遗。
美股创五年最大跌幅,技术性熊市确认
截至4月4日收盘, 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5.5%至38,314.86点 ,较前一日蒸发逾2,200点;标普500指数重挫5.97%,创2020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最大单日跌幅;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5.82%至15,587.79点 ,较年内高点(20,204.58点)回撤22.8%,触发技术性熊市信号。从周度表现看,三大股指单周跌幅分别达7.86%、5.97%和10.02%,为近五年来最惨烈的一周。
科技股成为重灾区,苹果暴跌9%,特斯拉跌超10%,英伟达、亚马逊跌幅均超7%。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下挫8.87% ,显示中概股流动性危机加剧。市场恐慌情绪推动VIX指数飙升至45.6,创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新高。
双重冲击:关税政策与货币僵局
此次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政府于4月2日宣布的 “对等关税”政策 :对全球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%基准关税,并对中国、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24%-34%的惩罚性税率。摩根大通迅速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40%上调至60%,并警告“政策冲击远超市场最悲观预期”。
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市场动荡。尽管3月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(新增22.8万人),但失业率升至4.2%,显示经济“滞胀”风险升温。 鲍威尔明确表示“不急于降息” ,称关税对通胀和经济的影响仍具高度不确定性。利率期货显示,市场对2025年降息次数的预期从3次降至1次,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.5%。
全球市场连锁反应
美股暴跌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共振:
- 欧洲市场:斯托克50指数单周下跌9.2%,银行股领跌
- 亚太市场:日经225指数重挫4%,韩国综合指数跌3%
- 大宗商品:WTI原油暴跌7%至61.99美元/桶,创2021年以来新低
资金加速涌入避险资产,黄金价格突破3,100美元/盎司,美元指数站上105关口。摩根士丹利警告,若关税冲突升级, 全球贸易量可能收缩12% ,新兴市场货币将面临新一轮抛压。
未来展望:政策博弈与市场修复
当前市场正陷入“政策预期博弈”的恶性循环:
- 贸易政策:欧盟、中国等已宣布反制措施,全球供应链扰动或持续至三季度
- 货币政策:若通胀因关税加速上行,美联储可能被迫推迟降息,加剧企业债务风险
- 经济韧性:美国居民债务收入比已达144.8%,消费信贷收缩风险上升
短期内,市场需关注4月10日公布的美国CPI数据及G7财长会议动向。技术层面,标普500指数已跌破200周均线支撑,若未能快速收复5,200点关口,下行空间或进一步打开至4,800点附近。
风险提示:以上分析基于公开数据,市场波动存在不可预测性,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。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